如果要概括铁矿石在2014年的表现,“断崖式下跌”、“拦腰斩”等是最恰当的了。一度“疯狂的石头”从高处滚落,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及海外矿山新产能不断释放,Mysteel进口矿价格指数显示,澳洲粉矿(CFR,62%)从年初135美元/干吨的价格一路下跌,今年4月跌破了50美元/干吨大关,虽然近期价格温和反弹,但难改长期弱势。矿业巨头挤压式战略不仅使得国外高成本矿山停产、减产消息不绝于耳,国内大部分矿山尤其是中小型矿山也成了这一“狼性”战略下的牺牲品,拥有自有矿山的钢铁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甚至成为经营发展的负担。为了避免成为下一个低矿价下的牺牲品,国内低合金方管企业应该有所作为。
(一)“凡事预则立”,设立专门机构宏观统筹制定科学的铁矿石海外投资战略
投资战略的制定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全面考量多方因素。日本在不同时期,适时地采取了不同海外矿产资源战略,实现了其获取海外矿产资源的战略目标。众所周知,矿业发展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当世界经济向好时,矿业资本市场交易活跃;当世界经济增速趋缓或下降时,就给二级市场的收购带来机会。因此,根据不同时期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从战略高度建立并细化符合我国国情的海外铁矿石资源投资战略,并有步骤地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国亟需成立专门机构,去宏观统筹规划全球铁矿石资源战略与组织该计划的落实。
(二)矿业项目开发多元化,铁矿石资源开发机制亟待放活
我国当前对国外铁矿资源的获取主要以贸易方式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富铁矿石。由于进口方式较为单一,在国际市场矿产品价格波动时,缺乏足够的抗风险能力,这与我国十多年的“全球铁矿石最大进口国”之称所不符。
在与外商的合作形式上,我国低合金方管企业在2008年之前,多采取以全资收购绿地项目或已建成矿山方式为主,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2009年以后,参股方式合作开发矿山或获取铁矿协议供应量才渐渐多起来。我们可以效仿日本,根据项目的不同情况,灵活采取购买矿权、股权,合资、独资、参股等多种经营方式,以合作共赢作为出发点,琢磨出“以矿养矿”的经验,在增大合作成功几率的同时,转移风险,使投资形成良性循环。
(三)从初级的铁矿石短期储备上升至国家层面的铁矿石资源战略储备体系
实际上,除日本外,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铁矿石储备制度。未来世界资源的争夺必将愈演愈烈,资源储备的丰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外交资本,当前俄罗斯成功的能源外交便是很好的印证。铁矿石储备制度的建立,不仅有利于维护国防安全,也能保障经济安全,还可以有效避免汇率大幅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我国目前的铁矿石储备,仅停留于钢铁生产企业所进行的零散的、局部的、微观的矿石采购与短期存储,并未形成国家层面的具有宏观性的、全局性的资源战略储备体系,当国际铁矿石市场价格大幅波动时,我国铁矿资源储备的市场应变能力明显不足。由于我国铁矿资源总量比较丰富,居世界第四,建议采取以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模式为主、矿产品战略储备模式为辅的模式,这样可以兼顾国家安全和国家购买力。
(四)建立中国特色的“全方位、无缝式”国外勘查开发的援助机制
铁矿石项目前期的草根勘探是成功的前提,日本对于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实行的“无缝支援体制”,是日本企业成功发展海外铁矿石产业的重要前提。反观我国,铁矿石项目的整个周期都由各大钢企“身体力行”,不仅对其资金是一大考验;低合金方管钢企各自为营的状态也使铁矿石的勘探开发过程存在重复劳动与资源浪费。实际上,在我国建立援助体制并非遥不可及,2007年国土资源部设立的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为开发利用海外矿产资源事业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可以继续发挥国土资源部优势,将政府、协会与企业多方联动起来,建立国家层面的协调机制,构建资源共享的国家支持体系,推进建设我国“全方位、无缝式”国外勘查开发的援助机制。
(五)政府给予财政、税收与法律保障等全方位支持
海外铁矿石投资具有周期长、金额高、风险大等特点。日本政府提供本国企业以资金、法律、税收、担保等配套支持是日本企业大力发展海外铁矿石投资的重要保障。反观我国,目前海外“拿矿”的主体大多为国有大型企业,政府的支持相对较弱,企业资金压力巨大。没有政府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支持,面对巨额的投资和不确定性的投资回报,很多企业知难而退,导致我国海外铁矿石投资参与率较低,发展缓慢。
再者,我国低合金方管企业“走出去”获取海外铁矿石资源还未形成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法律环境。没有法律的保障,将会进一步加大海外投资的风险,因此我国亟需制定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企业还需要政府在贷款与保险等方面,提供相关支持。
四、国内企业“走出去”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在当前铁矿石价格处于相对低位以及国外矿山利润压缩的背景下,“走出去”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但是,同时也要意识到既然是投资,就会有风险,海外投资自然也不例外。铁矿石项目周期较长,从勘探到开采,需要花费5-10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资源储量、矿石品位、物流、生产成本等,所在国与我国的外贸经济关系及其社会制度、经济文化、政治经济环境与法律环境等都存在运营风险。因此,企业在“走出去”之前,要充分做好铁矿石开发项目的前期勘探与调研工作,着重分析项目自身和上述各类风险因素,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控与防范体系,使风险降到最低,争取以最合适的资金投入,获得最优的投资回报,造福于未来我国低合金方管钢铁行业的发展。http://www.ythtcg.com/